汇总智能家居系统布线图1起居室、卧室、餐厅功能空间宜采用100mm×100mm的平面模数网格,也可采用其他尺寸模数网格。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数网格、功能空间、主体结构、围护结构、内装修、设备及管线。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首体南路9号主语国际2号楼,邮编100048)。
在工厂或现场等预先制作完成,构成住宅建筑结构系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或其他结构构件的统称。
用于部品部件定位的,有正交或斜交的平行基准线(面)构成的平面或空间网格,且基准线(面)之间的距离符合模数协调要求。
5.3.1起居室(厅)、餐厅、卧室的平立剖设计应符合模数网格的要求,优先尺寸宜符合下列规定:
由工厂生产的楼地面、吊顶、墙面、厨柜和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集成并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厨房。
由工厂生产的楼地面、墙面(板)、吊顶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集成并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卫生间。
2装饰装修网格宜采用基本模数网格或扩大模数网格,且优先尺寸应为符合1M、2M、3M的尺寸系列;
3构造节点和部品部件接口等宜采用分模数网格,且优先尺寸应为符合M/2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M/5、M/10的尺寸系列。
4.3.1工业化住宅的功能空间定位宜采用轴线定位法与界面定位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于主体结构的定位宜采用轴线定位法,对于装修及部品的定位宜采用界面定位法。
4.3.2工业化住宅的机电设备及管线在预制结构构件中的预留预埋位置应遵守结构设计模数网格,在结构容许的位置进行预留预埋,不应后剔凿构件。
3.0.1工业化住宅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002的有关规定。
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住宅建筑。
5.1.3主体结构墙、柱可采用中心线定位法。当内装修采用隔墙或轻质隔墙时,主体结构墙、柱应满足nM的尺寸要求。其他内装集成部品安装功能空间应为模数网格尺寸。
指基准面(线)设于主体结构或部件轴线上(多为中心线界面定位法InterfacePositioningmethod
3.0.6工业化住宅应进行主体结构、外围护结构、内装修与设备及管线的尺寸协调,采用系统性协同设计,尚应与部品部件的生产、运输及安装相互协调。
3.0.7工业化住宅宜将设备管线与主体结构相分离,并应满足设备管线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尺寸协调要求。
4.3.3当空间设计尺寸不符合采用界面定位的模数网格要求时,宜对空间的界面尺寸进行调整,满足装修部品部件的安装空间要求。
4.1.3主体结构、外围护结构和内装修部品部件的定位可通过设置模数网格来控制,并应按照部品部件安装接口要求进行安装。
4.2.1住宅、套型单元、功能空间、固定家具等平立剖面设计时的模数网格,宜采用同一模数网格,特别要求时允许变换网格的尺寸。
4载重800kg电梯间开间(轴线mm;进深(轴线kg电梯组合时,进深(轴线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化住宅设计、生产运输及施工安装等全过程的建造。
1.0.3工业化住宅尺寸协调应遵循建筑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运营管理等的全寿命期原则,制定主体结构、外围护结构、设备与管线以及内装修的技术文件及它们之间的尺寸协调原则。
3.0.9工业化住宅内装部品的规格尺寸应符合模数网格的要求,并应符合系列化、通用化、集成化的要求,满足内装部品互换性和易维护性的要求。
3.0.10设备选型及管线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前提下,应使设备管线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并应减少预制构件的种类。
7建筑层高为2800mm、2900mm、3000mm时,建筑高度不大于18m的单跑楼梯间优先尺寸应根据表5.2.1-7选用。
3.0.2工业化住宅尺寸协调采用的模数数列应根据功能性和经济性原则确定,合理选择适宜的尺寸系列。
3.0.5工业化住宅建筑的主体结构、外围护结构、内装修及设备管线的部品部件应以实现建筑通用体系为原则,并应选用标准化、系列化的尺寸,实现部品部件的通用性及互换性。
1.0.1为规范工业化住宅的建设,实现住宅高品质,便于生产,方便运输,简化施工,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制定本标准。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4]189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6建筑层高为2800mm、2900mm、3000mm时,单跑剪刀楼梯间优先尺寸应根据表5.2.1-6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