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分析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4-10-13
 米乐M6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分析智能家居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满足用户信息获取和使用的数字化家庭生活服务系统。从智能家居行业产业链上下游来看,智能家居行业上游主要涉及技术层,包括元器件工业和中间件供应;中游主要是智能家居设备制造和方案设计,参与者类型包括全屋智能解决商、传统家电厂商、智能单品制造商和管理控制平台厂商;而下游消费市场可细分为ToB端和ToC端。  近

  米乐M6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分析智能家居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满足用户信息获取和使用的数字化家庭生活服务系统。从智能家居行业产业链上下游来看,智能家居行业上游主要涉及技术层,包括元器件工业和中间件供应;中游主要是智能家居设备制造和方案设计,参与者类型包括全屋智能解决商、传统家电厂商、智能单品制造商和管理控制平台厂商;而下游消费市场可细分为ToB端和ToC端。

  近年来,我国智能家居行业已迈入发展快车道,2020年,我国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达2亿台;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将走出阴霾,迎来反弹,预计全年出货量接近2.6亿台。

  智能家居是指主要以住宅建筑(包括酒店、小区、办公室、普通住宅、别墅、高档公寓等)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建筑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从智能家居行业产业链上下游来看,智能家居行业上游主要涉及技术层,包括元器件工业和中间件供应,其中元器件供应又包括芯片、传感器、PCB和电容等;中间件供应主要包括通讯模块、智能等;此外,行业上游还涉及基础层,包括AI技术、电信和云服务,而基础层也贯穿上游和中游;

  智能家居的中游主要是智能家居设备制造和方案设计,参与者类型包括全屋智能解决商、传统家电厂商、智能单品制造商和管理控制平台厂商;

  而下游消费市场可细分为To B端和To C端,To B端涉及房地产公司、家装公司等;而To C端既包括线上渠道也包括线下渠道。

  在上游领域,我国智能家居芯片供应商包括英特尔、ARM公司等;传感器供应商包括博世、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霍尼韦尔等;PCB供应商包括深南电路、欣兴电子、惠亚集团等;电容供应商包括村田、宇阳科技、松下等;通讯供应商包括华为、顺舟智能、泰利特等;智能供应商包括拓邦股份、和尔泰、和晶科技、中颖电子等。

  在中游设计、制造领域,随着我国智能家居消费的不断提升,我国智能家居种类也在不断丰富,目前来看,以智能单品和传统家电企业居多,其中智能单品的代表企业有小米、三星、百度、京东等,传统家电企业的代表企业有海尔智家、美的、飞利浦、康佳等;其他代表性企业包括欧瑞博、超级智慧家、杭州行至云起科技等。

  在下游消费市场,智能家居To B端的代表企业有房产企业碧桂园、万科、恒大、保利等,而家装公司的代表企业有东易日盛、金螳螂等;在To C端,消费者既可以通过红星美凯龙、五星电器、国美电器等线下商城购买智能家居产品,也可以通过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线上渠道购买。

  智能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健康与护理产品、电动工具、智能建筑与家居等领域。目前,我国智能家居在内的智能终端产业已逐步形成,国内智能市场规模也飞速增长。据沙利文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2020年,中国智能市场规模由9612.5亿元增长至1.55万亿元,年复合增速达82.9%。

  芯片在智能家居行业中的应用广泛,例如智能照明、中央空调、冰箱、小家电设备等设备的制造都需要芯片参与。根据国内芯片厂商-芯海科技公布的数据显示,公司在智能家居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其智慧家居感知芯片的产销量不断增长,且产销率均小于100%,说明公司智能家居芯片的供给相对稳定。

  同时,结合国家当前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等相关产业,预计未来国内智能家居的芯片厂商数量、质量都将逐渐提升,利于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

  2018年9月,为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重点发展适应消费升级的中高端移动通信终端、可穿戴设备、超高清视频终端、智慧家庭产品等新型信息产品。

  在政策的驱动下,智能家居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据奥维云网(AVC)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智能家居配置率达84.2%,较2019年增长了15.1个百分点,智能家居的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在新基建的背景下,随着5G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的快速应用与普及,万物万联互通已成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智能家居也迎来发展机遇。据IDC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已达2.04亿台,同比增长35.9%;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和上游供应紧缺带来的压力,2020年全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为2亿台,同比下降1.9%;IDC预计,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将走出阴霾,迎来反弹,预计全年出货量接近2.6亿台,同比增长26.7%。

  从智能家居设备的细分领域来看,目前市场上智能家电和视频娱乐设备的市场份额最大。以2020年第季度中国智能家居出货量数据为例,智能家电的出货量达2050万台,占整体市场份额的40%;其次是家庭视频娱乐,出货量达1240万台,市场份额为24%。

  而根据36Kr研究院公布的《2019十大巢流生活用户调研报告》显示,71.5%的青年人群选购家电产品时,首当其冲的考虑因素是“安全”,有76%的调研者选择该项;其次才是家电的“智能化”水平,可以看出,“安全性”应当是智能家电乃至整个智能家居设备厂商最应重视的产品点。

  随着智能家居设备逐渐被大众接受、市场渗透率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设备进入到了人们的私密空间,信息安全问题则不容忽视。然而,目前国内智能家居市场存在诸如企业各自为战、各自构筑技术壁垒和生态护城河,互联互通标准不统一,信息安全重视不够,与智慧建筑、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相互割裂等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多项智能家居行业的国家标准。

  截至2020年6月,为了建立健全物联网智能家居标准体系,全国智标委组织行业企事业单位牵头编制团体标准《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技术要求》,该标准于2019年3月正式立项;截至2020年6月,《物联网智能家居安全技术要求》已完成送审稿,该项标准的编制对促进智能家居安全提供了标准支撑,有利于智能家居产业“安全”发展。

  数据显示,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大且增长迅速,2016-2020年,市场规模由620亿元增长至1705亿元,尽管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整体市场增幅受到一定影响,但未改增长基本面,市场规模将达1705亿元。

  在智能家居市场的下游消费渠道中,精装是我国智能家居的主要需求市场,近年来,我国地产精装政策稳步推进,各地精装房源上市数量稳步提升,智能家居逐渐成为精装市场的重要配置,尤其通过掌中电子设备为入口全面控制智能门锁,智能开关,智能窗帘,智能电视等设备已经成为精装房地产打造安全,便捷,舒适,健康生活场景的重要配置。

  根据奥维云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在我国地产精装市场中,智能安防、智能门锁的配置率已达60%以上,配置规模分别为222万套、210.1万套,较2019年同期均有大幅提升。

  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出货量排名前三的厂商分别是小米、美的和海尔。其中,小米在2020年第三季度的出货量份额达16%,处于龙头地位;而美的和海尔作为传统家电企业,市场份额的差异不大,分别为11%、10%。

  同时,根据小米年报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米家AIoT的连接设备总数已经达到3.25亿,小爱同学的月活用户量达到8670万,其中拥有5款以上的米家智能设备用户量同比增长52.9%,达到620万人。

  2021年4月6日,为加快发展数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6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数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质的指导意见》。

  《意见》明确指出:到2022年底,数字家庭相关政策制度和标准基本健全,基础条件较好的省(区、市)至少有一个城市或市辖区开展数字家庭建设,基本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生活服务模式。

  到2025年底,构建比较完备的数字家庭标准体系;新建全装修住宅和社区配套设施,全面具备通信连接能力,拥有必要的智能产品;既有住宅和社区配套设施,拥有一定的智能产品,数字化改造初见成效;

  初步形成房地产开发、产品研发生产、运营服务等有序发展的数字家庭产业生态;健康、教育、娱乐、医疗、健身、智慧广电及其他数字家庭生活服务系统较为完善。

  同时,《意见》明确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是“十四五”期间我国智能家居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电脑的核心是CPU、智能手机的核心是芯片,那么智能家居的核心是什么?这也是企业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如果说智能家居是一个圆,那过去几年,就是企业自“外圆”向“圆心”探索的过程:从产品联网到语音控制、再到互联互通,如今布局“全屋智能”成为新的共识,产业加速成熟,企业也越来越接近答案了。

  3月份,海尔智家发布了以智家大脑为核心的UhomeOS 3.0。由此,围绕智能家居“最强大脑”的新一轮争夺战全面打响:单5月份,就有华为推出HarmonyOS Connect(鸿蒙智联)、海信家庭大脑问世、绿米亮相Magic Anywhere妙控系统。6月2日晚,华为HarmonyOS 2也正式上线,赋能更多设备间的无缝连接和协同。

  外界有疑惑也有好奇,引得巨头混战的智能家居“大脑”到底是什么?最有可能率先抢占行业制高点的又会是谁?

  专注AI领域的涂鸦智能,其“IoT大脑”云平台能把各家产品连起来,扮演的是中央的角色;智能软硬件企业艾特智能则是将自家智慧面板比作“最强大脑”,集成了中控、语音等功能;而智控出身的天乔科技“大脑”则是一款智能网关。除此之外,甚至还有公司将一台音箱、一部魔镜视作中枢。

  但实际上,一套单纯的控制系统并不足以称之为“大脑”。像App遥控的电视、空调,仍未走出初代智能家居的范畴。这些产品只是装上了蓝牙接收器、无线控制模块,再增加程控功能,被动依赖人的发号施令才能工作。

  而真正意义上的大脑,应该是决定智能家居“真伪智能”的分水岭,它需要收集和分析数据、主动调配终端进行服务,利用强大的算力提供超越人类的精准决策。举个简单的例子,洗完衣服你想在外面晾晒,但洗衣机通过数据得知今天有雨,会主动提醒你在家晾晒。

  就是这一点用户体验上的区别,于企业而言就可谓云泥。高通产品管理高级副总裁Raj Talluri曾表示:“设计由人工智能支持的中枢是一项复杂工作,要求厂商在极短时间内整合连接性能、计算和安全的软硬件元素。”

  最显见的是产品门槛。传统家电企业硬件制造能力出色,但平台技术往往是短板;互联网出身的企业,技术占优可产品线又不够丰富,必须跟硬件供应商联手,品牌间的联通将是一个大工程,没有足够的行业号召力和渠道很难完成。

  技术难度就更高了。智能家居“大脑”的运行基础,必须建立在产品的联网、联通和统一协议之上,此外还要融合AI学习、大数据、边缘计算、云平台等顶层技术,更需要考虑家庭信息安全。

  换句话说,智能家居“大脑”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由此,随着行业战事升级,最先冲入战场腹地的还是那几家熟面孔:华为、海尔智家、小米和海信,下面我们一一分析。

  华为布局大脑本质上是在研究行业“通用语言”。5月份亮相的鸿蒙智联是由鸿蒙系统、Hilink平台合并而来,而载体则是被行业称为“15万元弱电箱”的全屋智能主机。这套系统的作用是给行业提供统一协议,让不同品牌终端之间能讲“普通话”,你可以理解为一个能统一调动鸿蒙产品、合作硬件的控制中心,但一般需要消费者在装修阶段提前置入。

  小米家庭大脑大面积应用了“感知反馈”。5月25日,小米旗下绿米联创发布家庭大脑Magic Anywhere妙控系统,带来新语音管家小乔。这套系统可以说是米系智能家电的整体升级,不仅解决了繁琐的产品接入操作,还自带丰富的传感产品体系,包括、门窗、空气等,随时观察家中一举一动,下雨关窗、人来灯亮,坐上马桶还会自动播报身体数据。

  海尔智家做的则是基于全场景解决方案、能思考会决策的“家庭管家”,像人而不是工具。今年3月,海尔智家推出新版UhomeOS 3.0系统,配合智家大脑实现端云融合,成为行业首个触及“决策智能”的企业。在这套系统下,产品负责收集用户习惯、上传数据,大脑云端处理、优化服务,比如冰箱根据用户健康数据推荐菜谱、洗衣机发现没有洗衣液会自动下单。它的颠覆性,在于将产品服务范围进一步延展,逻辑也从“什么时候该触发什么操作”变成“用户下一步可能需要什么”。

  海信虽然起步较晚,但战略视野没有掉队。5月20日,海信基于1×3×N智慧新生活战略发布“海信家庭大脑”,这套系统更多起到了数据中心的作用,冰箱记录食材存取、本地存储隐私数据;此外,海信更讲究“超越家庭”连接智慧社区、智慧城市,在青岛打造了智慧生活之城、公交无人驾驶示范区,步子迈得很大。

  华为、海信其实偏向于更高层面的行业整合。华为主要是解决了不同品牌的连接、控制2大关键问题,更适合跟地产商合作在精装楼盘前置铺设,对已入住的用户而言升级成本较大;海信同理,他没有做自己的操作系统,家庭大脑的推出更多是为接轨后续的智慧城建系统、智慧社区系统,更像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框架。

  小米、海尔智家则更偏于家庭和用户体验。小米的智能小件、性价比打法原本用户门槛就低,绿米Magic Anywhere的发布又从产品入网、操作上提升了用户体验,只是现阶段绿米更多还是以自动触发预设操作为主,在用户消费中也以智能小件占比更高。

  相对而言,海尔智家布局早,场景化的落地模式已经在体验上形成优势。而通过智家大脑的主动服务,把产品从单向服务的硬件,变成在企业、用户之间“传话”的双向交互载体,让家里每个产品都“懂你”,又进一步放大了这种优势。比如智能枕感觉到你热就让空调降温、热水器怕你洗完澡着凉会提前调高温度等,而且这种体验已实现家庭空间的全面覆盖。

  归根结底,企业之所以布局大脑,就是为了让智能家居从概念真正落下去。而目前从落地性来看,“抢跑”的海尔智家已经跑进了用户家庭,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整个行业的布局节奏。

  但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华为、小米也都已经做好相对完善的基础建设,跨过了布局智能家居“大脑”最难逾越的那道门槛。何况,这两家也都具备相当庞大的用户基数,一旦实现技术突破mile米乐m6,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渠道推进,其落地覆盖率也必将呈现陡增曲线,向海尔智家快速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