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视频云萤石的生意经2016年,海康威视陆续设立了三家子公司——海康机器人、海康汽车电子、海康微影,成立15年的海康威视在这一年正式进入转型之年。
作为将视频监控设备卖到了全球的安防巨头,彼时已经市值千亿的海康威视也无法完全沉浸在安防世界里,看着传统行业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巨变,海康威视下定决心要进行互联网转型。
2016年海康威视多家子公司陆续成立,实际上,这一年并不是海康威视业务转型的起点,而是一次大规模的急行军,线月,蒋海青在内部开始筹建海康威视互联网业务团队,蒋海青是海康威视早期28位创始成员之一,彼时带队筹建互联网业务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给海康威视孵化一个C端互联网品牌。
作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直属单位中电五十二所、中电海康、电科投资投资控股的企业,早期创始成员中的不少人都来自中电五十二所,海康威视当家人胡扬忠此前更是中电五十二所副总工程师。
2001年,成立之初的海康威视和多数初创公司一样,还仅仅是一个小团队,不过他们有着自己的优势——对于视频压缩板卡技术的研发经验。
于是,这一年,他们开始研发基于H.264标准的视频压缩板卡,凭借这项技术,海康威视在成立第二年就卖出了3200万元的销售额、710万元的利润,就这样,视频压缩板卡让团队捞到了第一桶金。
首战告捷后,海康威视在视频监控领域继续拓展边界,从硬盘录像机(DVR)、视频基础技术,一直到后来的视频云存储云计算系统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海康威视也逐渐成长为传统安防领域里的一只独角兽。
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时,海康威视市值高达340亿元,次年又成为全球视频监控领域市占率第一的企业。
坐上全球视频监控领域头把交椅的同时,海康威视也度过了快速增长期,也是在这时,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破坏力逐渐显现。
2010年,天猫说服了711家商户参与到这一年的双十一购物节,就在双十一当天,天猫单日销售额达到了9.36亿元,对比一年前首届“双十一”的27家商户、5400万元的销售额,这一年的“双十一”显示出了互联网对传统零售行业的颠覆性。
作为传统安防领域巨头,当时的海康威视看到了美国的报警服务、消费安防已经成长为一个百亿美金的生意,开始在这两个领域尝试企业并购、业务拓展。
不过,由于当时国内政策法规的原因,海康威视这两块业务一直没能发展起来。面对当时另一个热潮——智能家居热潮,胡扬忠开始思考,能否将报警服务业、消费安防、智能家居融合起来,以此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
众所周知,国内互联网领域不少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借鉴于海外,海康威视发展互联网业务的灵感同样借鉴于当时一家美国初创企业,Dropcam。
Dropcam是两位美国精神小伙儿在2009年搞出来的一个做家用安防摄像机的团队,起因是Dropcam创始人Greg Duffy父亲希望可以监控自家花园免受邻居家的狗随意闯入的烦恼。
于是Duffy就找来了自己Xobni的同事Aamir Virani,买回来一个摄像机,一番拆机、改装、编写软件后,最终让这个摄像机能够通过手机实时监控视频。
如果这个故事只是到这里的话,最多也就是两个美国极客玩家改装硬件这样烂大街的故事,然而,就在这时,Duffy有了一个新的想法——通过使用云服务解决摄像机的算力和存储问题,并尝试将这一创意进行商业化。
Dropcam的团队虽然不大,到2013年也只有十几人,但彼时已经拿到了3000万美元C轮融资,在亚马逊平台上也卖到了安防摄像机品类的品类第一。
正是看到了Dropcam对安防领域带来的潜在改变,海康威视决定借鉴Dropcam的业务模式跟上这波互联网浪潮。
2012年7月,海康威视创始成员蒋海青在内部开始筹建互联网业务团队,为了与海康威视面向政企用户的品牌形象形成明显区分,互联网业务中心在次年正式成立时,启用了一个新的品牌——萤石。
2013年,萤石发布了第一款家庭摄像机——萤石C1,这款摄像机用的正是Dropcam的设计理念,通过加入云服务能力,用户可以在手机App上查看摄像机的实时监控视频。
如果说在功能上还有什么独特之处的话,那就是将夜视、报警、感应等能力一并被应用到了这款家庭摄像机上。
从企业级市场转向消费级市场,当时的海康威视有很多工作需要做,例如前端销售渠道的搭建,后端服务体系的筹备。
作为海康威视第一次向消费领域规模化探索,海康威视高层极为看重萤石的发展,胡扬忠当时指出,“民用产品的营销一定是在互联网上,不会在传统渠道上。”
不过,自营电商并没有为萤石带来可观的销量,因为Dropcam的成功不仅点醒了海康威视,也引来了互联网领域的虎狼之师。
2014年,谷歌在智能家居领域展开了大规模并购,这其中就包括5.5亿美元收购Dropcam。
也是在这一年,看到了智能摄像机风口的小米发布了一款149元的小蚁摄像机,这款家庭摄像机后来卖出了百万销量,同时也让家庭摄像机安全问题成为一个社会性热门线顺势入局,并提出了更为疯狂的硬件免费策略。
互联网是一个规模经济,向来不缺以价格换规模的玩家,多数用户偏爱低价,互联网投资人又喜好规模,因而这样的产品销售策略在国内往往很有市场。
有了百元家庭摄像机作对比,定价高达699元的萤石C1瞬间就不香了,即便是在B端市场独霸天下的海康威视,当时要想将家庭摄像机真正卖到千万家庭中,降低成本就成了一个必然选择。
于是,萤石后来发布的家庭摄像机售价一再压低,从699元到480元,又从480元到399元,直到2014年11月,萤石家庭摄像机C2 mini发布时,这款摄像机的价格已经被压到了199元。
尽管萤石在做家庭摄像机初期,胡扬忠曾公开表示“无法将摄像机价格做到200元以内”,但2014年年底199元的C2 mini发布后,萤石才开始有了互联网的味道。
有别于多数倚重线上电商的互联网厂商,直到今天,萤石智能家居产品超过70%的营收仍是来自线下渠道,来自自营电商的营收占比更是不到10%。
对于萤石而言,自营电商带来的价值有限,相较而言,萤石早期搭建的另一个平台才是讲好这个故事的关键。
2009年,当Duffy和Virani刚刚搞出第一版家用摄像机时,实际上并不好用,本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有限让这款产品的成长空间一眼就能望到头,如果仅此而已,谷歌也就不会花数亿美金来买这样一个团队。
Duffy的幸运之处在于赶上了云计算的大潮,而Duffy恰好又将这款产品的能力拓展到了云计算领域,这一产品的想象空间也因此瞬间被无限放大。
行业中一种简单的区分方法是将云服务分为三层:IaaS、PaaS、SaaS,通常我们提到的阿里云、腾讯云等云厂商主要提供的是存储、计算等基础服务,萤石则是从这些云厂商手里采购基础资源,然后整合成自己的云计算资源池,以此再辅以自己的技术储备提供功能性服务,例如设备接入、数据分析、应用服务等。
在萤石公布的招股书中,就列出了小米、海尔、涂鸦智能等众多拥有类似业务的企业,在这些竞争对手中,2021年在美上市的涂鸦与萤石的业务模式最为接近,二者也都是希望成为第三方物联网云平台服务商。
2015年4月21日,萤石在北京召开春季发布会,这场发布会上,萤石官宣了「萤石云+」互联网战略,而这也成为海康威视在互联网领域的“总体战略”。
会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萤石CEO蒋海青对这一战略进行了进一步解释称,“萤石目前的定位是以视频为核心的云,主要承担海康威视物联网战略落地布局,目标用户主要是小微企业、家庭客户和部分行业客户。”
2019年,萤石对自己的战略目标进行了一次修正,更准确地说是进行了一次有意识的拔高——从“视频云”转型到“物联网云平台”。
在这场战略发布会上,萤石也对标华为、小米在物联网领域的布局提出了自己的「1+4+N」的IoT生态布局:
作为海康威视在互联网领域的重要布局,萤石显然不满足将自己仅仅局限于视频领域,而是要做更大的战略规划,这时,“物联网云平台”更符合它的野心。
不过,从业务结构和核心技术上来看,家庭摄像机在萤石营收占比直到2020年仍在65%以上,这时的萤石也还未形成视频技术之外的其他护城河米乐M6官网。
从萤石在招股书中公布的信息来看,云平台服务在近几年的营收占比基本维持在10%~14%,2020年萤石物联网云平台服务营收4个亿,而彼时的萤石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6000万,设备接入量也已破亿。
作为海康威视互联网转型中的关键,萤石上市已经没有什么悬念,而这背后也少不了海康威视为萤石花大力气铺的路。
例如,2019年末,为了满足萤石上市资产独立性的要求,萤石有限开始自建生产线,在这一过程中,海康威视将相关生产设备分批次转让给了萤石。
再如,由于海外部分经销商对供应商较为挑剔,通过自己的海外经销体系,海康威视为萤石趟平了海外销售渠道。
甚至,为了保证萤石顺利上市后的成长性,海康威视做出了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若萤石网络未来从事新的业务领域,海康威视及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将采取合法有效的措施不在中国境内或境外从事与萤石网络新业务领域构成或可能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情形的业务或活动。”
显然,作为海康威视早期培育的C端互联网企业,为了让萤石顺利上市,海康威视做了不少保驾护航的工作。
不过,萤石选择的是一个巨头环伺、纷争不断的智能家居、物联网云平台市场,家电巨头、互联网巨头,以及资本热捧的其他创业团队在这片热土上群雄割据,哪一方的实力都不容小觑。
萤石要想在承接海康威视中小企业业务的同时,在C端市场攫取一块大蛋糕,显然还需要一次更为深入人心的市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