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M6深度|对话水母智能苗奘从洛可可设计到“触手AI”聊聊 AI+漫画出海的未来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4-08-22
 米乐M6深度|对话水母智能苗奘从洛可可设计到“触手AI”聊聊 AI+漫画出海的未来Builders 是由 @Magineer、@有新Newin 以及联合推出的人物专栏,旨在发现与分享更多的优秀出海创业团队、国内高潜创业团队与独立开发者,我们将定期邀请生态范围内的创始人与团队展开对话。  今天邀请到的嘉宾是水母智能创始人苗奘,苗奘于 2020 年从全国顶尖设计公司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孵化并创立水母

  米乐M6深度|对话水母智能苗奘从洛可可设计到“触手AI”聊聊 AI+漫画出海的未来Builders 是由 @Magineer、@有新Newin 以及联合推出的人物专栏,旨在发现与分享更多的优秀出海创业团队、国内高潜创业团队与独立开发者,我们将定期邀请生态范围内的创始人与团队展开对话。

  今天邀请到的嘉宾是水母智能创始人苗奘,苗奘于 2020 年从全国顶尖设计公司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孵化并创立水母智能,创业三个月便拿到亿级融资。

  2023 年,一路 Focus 视觉创作领域的水母智能再出发,推出触手 AI,通过为中国AI漫画创作者提供工具和支持,带领 AI 漫画创作者走向全球。目前触手 AI 的漫画内容已经实现了稳定 A 级内容的供给,并验证UE模型,即将面向中日韩等漫画市场出海。

  苗奘:传统漫画行业的最大痛点是A级内容难产,交付级人才稀缺。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只有前 5%- 10% 的内容,也就是 A 级、A+ 级、S 级的漫画是盈利的。之前大家所谓的UGC内容,红火但是不盈利。同时,A 级主笔非常稀缺,在中国有A级能力的主笔只有 200-300 位。触手 AI 希望通过 AI 的能力,帮助创作者稳定生产A级内容,并且让次主笔获得主笔的能力,让 AI 漫画师替代漫画助理。

  苗奘:目前触手AI推出了 AI Native漫画创作工具,包括面向普通用户的低门槛UGC工具和面向专业创作者的专业版 AI Native 一体化工作台。UGC 工具提供从创作故事到角色设定、分镜绘制、台词标注的全流程,帮助用户低门槛的一键写故事,一键生成漫画。专业工具则给用户更多一站式调整画面的作图工具,包含局部重绘、Pose 选择等单点功能,并且提供了很多专供漫画场景的表情、特效、动作、打斗场景等工作流。

  苗奘:在商业级漫画上,最直观的两个体现就是减少环节和降低成本。我们直接干掉了 50% 的漫画环节,之前漫画创作是 11 个环节,使用触手AI后变成5个,中间有关从线稿、粗草、填色等环节均只需要交给AI。同时并且我们实际跑的时候发现,单部商业级漫画的创作成本从 72 万下降到了 28 万,这是非常震惊的。对于商业级的交付漫画内容来说,由于 AI 创作的内容可以更灵活的生成和测试,因此我们可以先上线 话,用户不爱看我就停止了,用户爱看我就继续画。这也让之前的商测周期从28周变成了3周,相应的成本从 40 万变到了 0.84 万,形成了一种漫画行业的小批快反模式。

  SENSEAI: 目前使用触手 AI 工具的用户画像是怎样的,我们如何找到这些愿意AI 创作的人?

  苗奘:目前使用触手 AI 工具的更多还是 AI Native的漫画师,他们不是原来的传统漫画行业从业者,而是AI驾驭能力比较强,对创作非常有热情的。

  水母智能目前也在通过一些方式让更多人加入这个创作的序列里,一方面,我们研发了基于 AI native 来制作漫画的辅助课程,使用 UGC 工具的小白用户可以通过一个月的课程培养成 AI 漫画师。触手AI也将社区标准公开,在教育部、工信部做了备案,把人才标准、课程体系、工具和算力部署、生产实训入校,来逐渐积累人才。另一方面,目前触手AI的社区用户也是一个很好的创作者池,由数百万的基础级用户,数万个专业级用户和数百个商业级用户组成。

  最后同样重要的是,为创作者打造内容成功和内容变现的闭环,目前触手 AI 的漫画内容和动态漫内容仅上线 个月,大概有百位 Freelancer 通过创作漫画内容直接变现以及漫画 IP 授权方式变现超过百万,这对创作者是非常大的吸引力。

  SENSEAI: 我理解 AI 可以为漫画创作降本增效,但触手 AI 是如何让漫画内容的质量稳定在 A 级呢?

  苗奘:一个是工具本身能提供很强的画面生成能力,很多爆款内容的风格本身就是一种积累的过程,而 AI 更容易学习到某种风格。另一个是 AI Native 的工作流,我们把漫画创作流程的 SOP 梳理出来,创作者可以把精力放在创作而非内容管线的管理上。最后还有一点很重要的,触手 AI 为创作者提供柔性内容供应链,这得益于水母智能在之前业务中的一些思考,这些小模块能帮助用户更稳定地输出,例如监督趋势、选题和改编、小批快反、发行策略等维度的模块工具。

  其中一个 UE 是内容变现,现阶段我们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可以持续规模化产生A级以上优质商业漫画的梦工厂。目前触手AI创作的漫画内容被国内三大漫画平台(腾讯漫画、快看、B漫)认证为 A 级内容,上线 个月内,阅读量超过了 3亿,周 GMV 增长了 30 倍。

  内容方面,我们会在国内和海外市场同步变现。近期,我们的漫画就会登陆日本的 Piccoma、Line manga、DMM、Mechacomi等头部漫画平台。百度、夸克、以及他们的海外通道都会发行触手AI社区制作的漫画。

  另一个UE就是AI漫画的IP授权,例如授权给动态漫、游戏等,例如目前触手 AI的动态漫已经发行在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近期也将在东京首都电视台、LineVoom 播出。上线当期即盈利,这个模式已经跑通了。

  目前,国内的网文 IP 还是比较充足的,因此内容端的成本是比较可控的。在我们的漫画生产流程里,只需要网文 IP 是腰部和腰部以上就可以跑成A级的漫画内容,整体的成本比较可控。

  路径1:有关 Hair on Fire 的问题,需求显然易见而解决者众多,提出与众不同的最优解是唯一方法。

  路径2:有关 Hard Fact 的问题,用户长期和痛点共存,只有解决足够重要的问题,解决路径依赖才是方法。

  路径3:有关 Future Vision 的问题,用户从来没有尝试过解决,或者对解决方案感觉到科幻小说般的存在。当选择这条路,就意味着极低的胜率和极高的赔率,对一家创业公司来说,保持耐心变得很重要,同时,最好找到一个具有商业吸引力的“停歇站”,不然大厂也撑不下去(VR设备)。

  例如在 2023年-2024 年上半年,通过触手 AI 漫画工具直接商业化可能存在Future Vision 的挑战,但触手漫画内容可能已经可以实现 A 级出品和相应商业化路径,此时先做漫画内容IP就变成了一条 Hard Fact 的问题,且这种 Hard 已经过半。最直接的反馈就是刚才提到的中国甚至全球各大平台,都来拥抱触手 AI 漫画、来寻求合作。这个领域上下游伙伴表示他们的痛正在被我们解决中。这让我们看到了破局的 timing 即至,真正有进一步改变更大范围从业者路径依赖的可能。

  随着时间的推进,触手AI这款工具本身的商业化价值也会更多的被看见,形成普通创作者与工具 copilot 创作的内容机制。当未来继续推演时,触手GPT这种类似智能 Agent 的创作方式将进一步替代漫画的制作流程。在这个周期内,文生视频、Controllable 的内容生成都会有新的进展,触手 AI 工具也就达到真正智能体级别的产品形态,我相信届时工具的商业化也就来到了 hair on fire。

  苗奘:视频一定是更大的空间,触手AI未来也志在视频。漫画让我们找到了最快的落地切入口,让我们有机会切入 AI Native 的创作者生态,以初步的速度实现商业化mile米乐m6。当视频技术爆发,我们可以复用现有的流程,去做 AI 商业动画、商业短剧等等。自己判断下来,现有视频技术做的产品,作为长期项目的 Timing 还没到。但目前水母团队也在视频领域默默准备和积累数据,继续等待视频领域解决大动作、连贯性和单次生成长度等问题。

  苗奘:没错,我们认为漫画组织也需要一个面向 AI 工具变化的过程。目前的 AI出品,实际是协同组织变现的模式,包括漫画的分镜师、编剧、漫画师等。随着用户 AI Native 的工作占比越高,未来超级个体的变现模式会更加多。

  在这个过程中会有迁移、有淘汰,需要保持耐心,也要给用户和创作者培育的时间。当然,技术的迭代优化也会加速这个过程。

  苗奘:当然,海外的漫画平台是国内 8 倍的收入。相比海外的漫画制作成本,我们的成本做到了 1/5。未来会先以中日韩为主,内容还是会受到文化偏好的影响。同时先漫画,后动态漫和动画,会手动的拉开不同内容形态上线的时间差,更好的测试和验证市场。

  苗奘:水母智能一直 Focus 在视觉创作,在 AIGC 之后,发布了触手 AI,希望给中国AI漫画创作者提供工具和支持,带领他们走向全球。

  在 2022 年年初,非常明显的感受到经济周期的变化。从国内外一系列的环境和政策变化,预感到环境不妙。水母智能是一个非常重研发,并且多年长期投入的事情,包括智能 Logo、智能包装,在 2021 年成立,当大家都在做协同管理 SaaS 的时候,我们在做生成,包括知识图谱、智能排版、图像技术,基本都是自研。

  在2022年非常明确的意识到经济和周期要切换,我必须重新定义水母。因为水母是上一个周期的明星项目,如果不做出改变,下一个周期可能不得好死。当时告诉自己一定要重新定义,但是怎么定义我是不清晰的。

  到了 2022 年 8-9 月的时候,看到了 Midjourney 发布了产品,虽然作品还有待成熟,但是我们的首席科学家有他的技术敏感度,感觉到这次的GenAI不亚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变革。从产业和市场判断上,虽然当时的技术离商业落地还有距离,但大家都认为按照发展速度推演下去,保持耐心是能等到产业落地的。在 2022 年 9 月份的时候,团队非常果断地切换 All in AIGC。

  苗奘:当时判断是有几个基本的大逻辑,首先我们认为有些事情本身就是大厂的事情,比如电商设计、PPT 设计等。这部分我们会优先排除。

  随后是各种细分领域的选择。我们认为在生产力方向和娱乐方向上,我们还是想做生产力方向,商业化的确定性更大一些。而在生产力方向中,我们希望选非严肃场景,而不是选严肃场景。设计,比如包装设计、工业设计是严肃场景,小说、漫画、动画、游戏是非严肃场景。

  除此之外,我们希望这个场景的环节,包括上下游都是在线化的,这样的商业效率更高。希望这个设计环节流程相对短,流程 SOP 比较清晰,改造起来更快。希望在这些环节中 AI 渗透的潜力更高,潜力越大,这样我们的价值才能更大。

  在这些限定下,我们最终选择了漫画场景。那是 23 年中,还得考虑到大模型、跨模态技术路线的剧烈震荡,会不会颠覆掉我们。我们的判断是不仅不会,而是会更利好我们。

  苗奘:首先很感恩团队的支持。当我们 22 年 9 月决定All in AIGC的时候,即使以停掉老业务为代价,从股东到骨干到全员都非常齐心。

  再出发很感谢团队的坚韧。这么大的变化难免有阵痛,老业务的伙伴离开时和我说“老苗,召必回”。我对留下的骨干说“真正的强者要用倒下的时间密谋反击,没时间舔伤口、也甭叽歪。从明天开始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做到细分第一”。

  苗奘:从我自己的角度,我认为是对于 Timing 比较敏感,包括危和机的判断。我从小就成长在一个创业家庭,家庭的多次富有和破产的波动也是比较大的,从小就能感受到这些周期的变化。而一个项目的命运和周期是极其相关的,这个也是学校教不来的。

  从团队来说,核心团队半数以上的人是决策果断的,这对今天这个时代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水母的团队全员很有韧性的,很抗打。很多人问我你们这么个小团队,怎么搞出这么多事的,AI 漫画除了中国三大平台、都打到全球 TOP 1 和日本四大平台、东京首都电视台去了...团队真的很能打。

  苗奘:更笃定了。不知用什么词恰当,一是局面很复杂(大模型技术路线震荡、经济),一是我其实很笃定方向并且可以找到路径去解决这些“复杂”。

  对于大框架更加确定,对趋势和 Timing 更加笃定。更有耐心了。过去创业是热情主导更多一些,在那个年代做生成,会觉得这个事情很有挑战,很有意思,认为我们可以做成,如果周期没有变化,估计我们还在做那个事情。

  同时,面临现在的资本市场震荡、产业结构震荡,我们会更加主动地去要求自己更快地跑通 UE ,基于这样的商业化基础才能保证留在牌桌上、打出下一把智能体级别的好牌。

  1、 超200位重量级演讲嘉宾将在三天会程中,共同带来高价值、强输出、多干货的深入探讨,超20个分会场、300名投资机构代表和参展商,带你站在生成式AI前沿,不可错过!报名方式请点击下方海报:

  2、百度第二届“文心杯”创业大赛已经启动,参与大赛的选手有机会获得最高 5000 万人民币投资,欢迎大家报名:

  3、AIEC 联盟在哈佛大学无锡校友会和全球华人常春藤校友联盟理事会的倡议和指导下成立,是直属于哈佛大学无锡校友会的分支机构。

  2024 世界 AIEC 峰会即将在 6 月 29 日于无锡举办!首批合作组织已正式揭晓,新会员招募计划已正式启动,详情点击下方海报咨询:

  4、如果你是 26 岁及以下具有开发、设计、营销三大核心能力之一的“当代嬉皮土”,这场 AdventureX 组织的线下黑客松活动不容错过!

  这场今年最“硬核”的黑客松将在 7月 15~19 日在杭州良渚,你将在 5 天时间内组成2~4 人的小队,并在极限的时间内舍弃睡眠创造出你脑海中最疯狂的产品,或许下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就此诞生,访问:报名!